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今年以来,高平市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非遗体验融入校园大课间、社团活动,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乐,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的文化魅力。
来到高平七中,非遗课堂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高平面塑传承人白仙娥正教孩子们用面团制作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们跟着非遗传承人,有模有样地将手中的面团进行揉、捏、搓、压,不一会工夫,活灵活现的小鸟、小鱼、兔子就呈现在了眼前。孩子们开心的脸庞,惊喜的眼神,流露着对非遗面塑的喜爱。
一年级学生郭梦阡看着捏好的小兔子,高兴地说:“面塑社团课很有趣,我上了好几节课,现在已经能捏出很多小动物了。”
在另一间教室,别开生面的非遗剪纸课正在开展。授课的是高平七中小学部的韩志翔老师,他也是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级非遗剪纸传承人。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喜爱剪纸的学生越来越多。只见小朋友们手持剪刀,心灵手巧地在红纸上慢慢转动,用心创作着一幅幅剪纸作品。
韩志翔老师说:“通过一个学期的教授,孩子们现在已经掌握了怎么正确使用剪刀剪出作品的外轮廓。新学期我们重点学习的是各种符号,给作品填充细节,让作品看起来更丰富饱满。”
一年级学生李宇浩说:“我很喜欢剪纸社团课,课堂上我能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想法剪作品,我现在能剪出好几种不同形状的蝴蝶。”
来到实验小学,明媚的春光下,学生们在九莲灯非遗传承人巩福梅的指导下,或跑,或跳,或变换队形,体验着九莲灯非遗技艺。对灯、绕灯、小穿花、蛇蜕皮……只见孩子们将一个个动作演绎得淋漓尽致。欢快的身影、嘀嗒的汗珠、通红的脸蛋……让校园大课间绽放出非遗之花。
学生暴涵宇一边甩着手里的花灯,一边说:“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现在已经掌握了九莲灯的基本动作。这个学期,老师又教了我们许多花样和技巧,感觉很有趣。”
春日的校园,处处欢声笑语,生机勃发。非遗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别具特色。在高平八中,学生们学会了踩高跷;在城南小学,学生们了解了彩灯的历史、演变,以及制作工艺,尝试着动手制作花灯……非遗种子,正在孩子们的心中渐渐生根发芽。
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旨在让高平市中小学生认识非遗技艺,学习非遗技艺,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化、利用中来,让非遗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接下来,高平市还将充分整合非遗文化、工美技艺等资源,推动更多非遗项目进校园,让非遗文化点亮校园生活、沁润童心,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李金莎?郭少宇)